棋牌平台,棋牌官网网站,棋牌游戏APP下载
“作品整体性很强,很有张力,局部又很精彩。它像一个婀娜多姿的舞者,简而不凡,在众多作品中一下‘跳’了出来……”台上,专家点评不吝溢美之词;台下,唐山博玉骨质瓷有限公司陶瓷产品设计师王俊羽感受到了力量。
这是5年前的一次比赛场景。被点评的作品是一套命名为“盛世红颜”的陶瓷茶具,由王俊羽设计。当年,“盛世红颜”拿下全国陶瓷行业技能竞赛实操第一名。受此鼓舞,王俊羽决定留在唐山并扎根陶瓷行业,设计的陶瓷作品多次获得奖项。2024年,王俊羽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。
王俊羽与陶瓷结缘,始于一次偶然。2013年,他从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后,一直辗转于北京等地做设计工作。2018年,王俊羽接到一位学弟邀请,来到唐山市开平区,以首席设计师的身份带领团队设计策划“唐山市博玉陶瓷文化创业园空间改造项目”。
旧厂房改造是博玉公司转型发展的起笔。“唐山陶瓷产业要振兴,我们的企业也要与时俱进。”公司总经理李杨说,之所以选择走这步棋,是博玉公司适应唐山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发展大趋势,想把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制造转变为集陶瓷研发生产、创业孵化、文化传承等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。
承载着唐山陶瓷历史的老厂房,激发了王俊羽的创作激情。从夕阳西下到晨曦微露,数不清熬了多少个通宵,他和团队巧妙地将工业元素融入设计。的红砖墙、灰色的水泥地面、锈迹斑斑的金属管道……老厂房修旧如旧,成为集陶瓷企业创业孵化、职业培训教育、文化创作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博玉陶瓷文化创业园。“现在,园区成为旅游观光的打卡地,每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。”王俊羽说,博玉陶瓷文化创业园于2019年获批“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”;2020年被河北省人社厅评定为“河北省创业大学”。
旧厂房的成功改造,不仅让王俊羽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,也让他意识到传统陶瓷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。王俊羽开始全身心投入陶瓷行业,勤学好钻研的他很快成为博玉公司的技术骨干。在公司的支持下,承接了一项项重点任务,并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大赛。他的作品《龙马酒具》于2020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“金奖”;作品《云水瑶》于2022年斩获唐山市陶瓷装饰设计大赛“技术状元”称号;在2023年唐山市旅游文创大赛中,王俊羽的数件作品获“十大礼物”“陶瓷专项奖”等多项荣誉。
走进博玉公司的陶瓷展厅,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。其中,一套名为“金色森林”的咖啡器具格外引人注目。洁白的瓷器上,金色的枝叶相互交织,枝叶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,仿佛将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搬上餐桌。
在“金色森林”旁边,“繁花”咖啡杯具奢华而典雅。器具之上,花朵娇艳、纹理细腻、色彩丰富,杯口、碟边、壶嘴和把手等部位用纯金勾勒,立体感、精致感十足。
这些都是王俊羽的匠心之作。把白瓷变成工艺品,绝不是把创意图案画上去这么简单。“如果创意不能和器具有机结合,设计就是空谈。”王俊羽说。为了使不同形状的陶瓷器具与特色的创意图案完美结合,王俊羽经常在白瓷存放库里一待就是半天,反复把玩不同形状的白瓷胎,琢磨其适配什么样的文化元素,有时候一琢磨就是一宿。“这些精美陶瓷的创意大多是在夜里萌发出来的。”王俊羽坦言,他把精力专注于产品的品质、工艺等方面。
在制作“繁花”时,由于掌握不好材料和窑炉温度的匹配度,陶瓷画面经常被烧裂。王俊羽一次次守在窑炉前,一遍遍修改方案。他根据陶瓷器型的变化,尝试运用不同纯度的金线条勾勒在瓷胎上,最终摸索出“金”的合适比例后烧制成功。
为了解产品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,王俊羽经常到其他陶瓷产地深入调研,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方向和策略。“‘金色森林’和‘繁花’两款陶瓷器具一经推出,就受到市场热捧。”李杨说,去年年底,他们把库存的几百套白瓷胎都用来烧制这两款产品,上市仅两个月就卖完了。
此后他们更加大胆尝试,又制作了多种兼具艺术性、装饰性和实用性的新品,都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。目前,博玉公司陶瓷产品已远销法国、英国、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,新产品销售比例不断攀升,王俊羽也于2023年成为公司副总经理。
陶瓷创新,创意不能枯竭。在王俊羽的设计室、制作间,处处可见陶瓷工艺、国学、美学和历史等书籍,他还从网上下载许多相关音频资料,保证在不方便阅读时学习不间断。
王俊羽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。“设计广阔无边,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。只有将知识内化于心,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。”王俊羽说。
“用陶瓷讲述东方美学故事”,这是在河北省首届陶瓷职业技能大赛中,评委对“骨质瓷山水加湿器”作品的评价。作品的作者是王俊羽和闫海龙。自此,闫海龙有幸跻身本次大赛的陶瓷产品设计师十强。
在陶瓷行业,陶瓷艺术与技术有着紧密的共生关系。王俊羽和闫海龙就是这种关系的“最佳拍档”。王俊羽擅长设计,构建陶瓷产品的视觉叙事体系,闫海龙则专注材料工艺转化。“陶瓷从来就不是冰冷的器物,而是功能与美观的统一。”王俊羽始终相信“美学即功能”。可做到美与用的统一,谈何容易?在“骨质瓷山水加湿器”设计中,王俊羽将动态视觉设计理念引入产品,营造山中雾气萦绕的意境,这却给闫海龙在烧制工艺上出了个大难题。
“有志者,事竟成!”面对一次次失败,王俊羽一遍遍给闫海龙打气。两人通过200多次人机工学测试,最终摸索出精准的烧制温度,使青釉呈现出水墨渲染效果。“俊羽的执着感染了我,是他的一路陪伴和扶持,才让我坚持下来,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。”闫海龙说。
“陶瓷产业要转型发展,必须为陶瓷行业培养、留住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。”王俊羽说,他想尽己所能,带出一支年轻团队。最近,王俊羽正忙着“招兵买马”,扩充公司的创意设计团队。
令人欣慰的是,博玉陶瓷文化创业园也在吸引着年轻人。截至目前,这里已有百余家中小陶瓷企业入驻,创业人员500余人,年轻人员占比日益增多。王俊羽积极帮助入驻中小微企业开展创意设计,针对富有创意且深受市场喜爱的陶瓷文化产品,王俊羽携团队帮助他们申报专利,助其打开市场销路。唐山绘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:“在博玉园区的帮助下,我们公司的员工参加了唐山青年创业创新大赛,目前大家的工业设计能力显著提升,公司已顺利通过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。”
“我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,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,让唐山陶瓷焕发新的生机。”王俊羽的话语饱含着对陶瓷行业的热爱与期许。(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)